English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简介初中代数第一册(上)
2000-08-09 来源:光明日报 袁明德 我有话说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全套教材的修订增加了新技术的应用与联系日常生活或生产的内容,减少了繁难运算、严格推理的内容。整套教材,采取渐次增大修订力度的运作方式。代数(修订试用本)第一册(上)是基础内容,修订幅度不大。

由于本册教材是初中阶段的第一册数学教材,因此,在内容编排上,一方面注意了复习、巩固小学数学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为初中以至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了一个必要的基础。这样,就把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较好地衔接起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的代数课是每周5课时。授课周数是17周,总计是85课时,按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草案)》的有关规定,应留有10%的机动时间,因此,本册教材总共安排了75课时,四章的授课时间,大体分配如下,供教师在教学时参考:

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约10课时

第二章有理数约36课时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约11课时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约28课时

本册教材第一章是代数初步知识。这一章从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出发,围绕有关代数式的内容,介绍了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列代数式与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以及关于公式与简易方程的初步知识。

第二章是有理数。这一章从把小学教材中定义的数扩大到有理数范围开始,介绍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相反数、绝对值及有理数的大小等,然后进一步讲述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第三章是整式的加减。这一章主要是讲合并同类项,还包括去括号、添括号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直接为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作准备的。

第四章是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从等式入手,讲了等式及其性质、方程及其解的有关概念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初步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求代数式的值。

2、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会用计数器求一个数的平方与立方(尚无条件的学校可使用算表)。

3、初步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4、初步了解有关方程的概念,能灵活求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并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条教学建议:

1、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方面,新大纲特别强调这个问题,教材也渐次地增加了一些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灵活穿插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习、探究内容。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关于储蓄、国债的利息收益的比较;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让学生去寻找、提出并解决周围的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

2、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从有理数部分开始,教材就引入了使用计数器一个数的平方与立方的内容,同时,还以附录的形式保留了算表,供尚无条件的学校使用。使用计数器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少地区早已开展了这方面的实验与研究。

3、关于概念教学。

不同的概念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是不一样的,相应的教学要求自然也就有所区别。在教学中提出加强“双基”,其中之一就是基本概念,这无疑是有意义的,但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是基本概念,哪些不是基本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抓“双基”,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偏差,就是有的教学人员过分抠一些非基本的概念。对于这些概念,没有必要去深抠,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它们的意义不大,同时,也很难抠清楚,对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还造成一定干扰。

在代数课上学习的许多概念,有的概念是属于整个概念系列中的一个,在开始学习这个概念时,学生尚不了解整个概念系列;还有的概念,在开始学习的阶段,甚至在整个初中以至中学阶段,不会在较高的水平上去运用它,像这样的一些概念,在教学要求上就有一定的阶段性,开始时,应该要求低些,以后根据条件许可或学习需要再逐步加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